
「人.性II—誰不是酷兒?」說書會之教學篇—鼓動香港性少眾發聲的教學
作為老師,胡露茜女士深信學習是可能的,是沒有任何事情可以阻止一顆開放的心靈去尋找對上主的知識。(頁261)
她指出,香港基進的教師雖然是少數,但他們卻常常努力將學術和真實的世界連在一起,……她觀察到,最能在學習過程中獲益的同學,就是那些願意徹底開放自己去聆聽社會裡少數的聲音;有勇氣擁抱當中的撲朔及不確定;並願意因為新的資訊而轉化自己的同學。(頁252)
她並且認定教育是一個解放的行動,是要鼓勵人們抗拒失望,重拾與人結連的意志。她深知道只要教育機構仍然支持社會的霸權,老師們越是要面對恥辱的問題,及去尋找另類的空間,讓少數的群體可以為自身而發聲,講述自身的經歷及尋找公義。(頁256)
她為何可以這樣堅持?因為她信「教育是一種召命,是常常充滿盼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