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文章

(感謝 踰越Fenceless Mag的專訪並同意轉載,原文及圖片轉載自以下:

最近因著電影《奇異女俠玩救宇宙》(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充滿玩味和哲思的刺激影像,連帶華人女性形象一躍成為網絡熱門話題。對女性的討論,焦點難得地不在於青春的外表體態,或是與異性的親密關係。可想而知,有機會跟本地年長女同志交流,不只難得更是慶幸。Pearl本身是同運界、酷兒神學的資深倡導者,分享開天闢地的事蹟當然少不了,但非常個人的經歷也有不少,反映著Pearl如何養成果敢積極的性格,同時反思,昔日香港是否如同我們假設的只得保守一面。

何謂娓娓道來,在Pearl言談間確實地體會到。

//從前對性傾向尚未有多元定義//
直到1995年住在溫哥華的時候,Pearl才首次親眼見到不以TB / TBG (Tomboy, Tomboy’s

【文:同志及跨性別平權報告】

反歧視法在香港已有十九年歷史。從《性別歧視條例》(1)  於1995年制定以來,香港在過去二十年已相繼訂立了《殘疾歧視條例》(2) 、《家庭崗位歧視條例》(3)  和《種族歧視條例》 (4) ,分別禁止基於性別、婚姻狀況、懷孕、家庭崗位、殘疾和種族的歧視行為。        

事實上,時任立法局議員的胡紅玉在1995年以私人草案的形式提出《平等機會條例草案》,涵蓋性別、種族、殘疾、家庭崗位、性傾向、年齡、宗教或政治信 念、職工會活動及已喪失時效的定罪。然而,政府只向立法會提交《性別歧視條例草案》和《殘疾歧視條例草案》,並在親政府議員的支持下獲得通過。

勿把家庭偶像化
莫介文

引言

聯合國將每年的五月十五日定為「國際家庭日」(International Day of Families),而今年的國際更標誌國際家庭年的二十周年紀念。國際家庭日的目的是「促進對有關家庭問題的認識,增加有關社會、經濟和人口對家庭影響的知識」,而今年的主題則是「回顧家庭面臨的挑戰並提出解決建議」。[1] 有見及此,本文嘗試從基督教神學的角度,指出家庭在今日香港所面臨的危機,讓基督徒和教會對家庭有更深入的認識。筆者認為,在今日的香港,家庭的危機乃源於教會奉家庭為神聖不可侵犯的偶像。

對於5.18巡遊的一些思考與看法

作者: Minnie Li (May 20, 2014)

前日,浸信、播道、宣道三大宗派發出了《宣明婚姻立場,維護家庭價值》聯署聲明,旨在反對同志平權運動關於同性婚姻的訴求,並強調一男一女一夫一妻的婚姻為神所唯一認可的婚姻形式。同日,一場盛大的「愛爸媽•愛我家」巡遊在尖沙咀舉行,大力支持的機構名單中有著聯署的三大宗和一些歷史悠久的反性平權運動的團體。雖然巡遊籌委會出聲明否認其與三大宗聯署有關,但如此巧合或默契,再加上巡遊特別指出"社會風氣"問題,以及流出的某些教會內部鼓勵會友參加巡遊的訊息內容,很難想像這個巡遊本身的訴求和聯署聲明沒有關係。

王美鳳牧師的分享

我們怎樣在生活中去具體實踐愛爸媽和愛我家? 這是我的個人反思,亦是教會和社會的反思。愛,不是口號,是具體的去付出和關心。學像基督。是什麼令人不能愛家和愛爸,是那些同性戀者嗎?

看到'愛爸媽,愛我家,一夫一妻,一男一女' 的宣傳推廣運動,我想到那些單身沒有結婚的,離婚的,受家庭暴力影響的,單親沒有父或母的,甚至雙親也沒有的孩子; 另外還有那些同志孩子的父母和家人,讓我們記念他們的需要和面對的壓力,因為他們不是活在教會倡議的主流和健康家庭的定義和處境中。我們都生活在一個多元及複雜的現實世界。 家庭關係和模式從來都是多元化的。

求主賜我們愛心和智慧,並心意更生而變化,察驗神純全可喜悅的旨意。誠心所願。